交通運輸部文件 交水發[2011]474號 2011年09月08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運輸廳(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中央管理的交通運輸企業,主要港口企業,有關水運科研、設計院所,部署各單位:
為做好“十二五”時期水運節能減排工作,實現《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水運節能減排總體目標、主要指標和各項任務,我部組織編制了《“十二五”水運節能減排總體推進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我部將視每項重點工作的進度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交通運輸部(章)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附:“十二五”水運節能減排總體推進實施方案
《“十二五”水運節能減排總體推進實施方案》是交通運輸部針對“十二五”期水運行業節能減排面臨的實際,為落實《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水運節能減排總體目標、主要指標和各項任務編制而成?!丁笆濉彼\節能減排總體推進實施方案》明確了“十二五”期推進水運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以政策法規、標準規范、示范推廣、重點技術攻關四個方面為重點,提出了10項重點工作、35項具體工作任務及實施計劃,明確了各項目工作的單位、完成時間和成效要求,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一、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為核心,把節能減排作為水運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抓手,樹立綠色水運發展理念,圍繞《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強化政策和制度,完善標準和規范,提升創新能力,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加強監督與管理,全面推進水運節能減排工作,加快建設綠色水運步伐,促進水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 推進原則
?。ㄒ唬┕澞軠p排與促進發展相結合。
堅持把促進水運行業發展作為水運節能減排工作的根本目的,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促進水運行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高水運行業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質量和水平。
?。ǘ┱龑?、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與公眾參與相結合。
堅持把建立長效機制作為水運節能減排工作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港航企業的主體作用和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監督作用,強化綜合治理,調動各個方面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ㄈ├砟?、政策、體制機制和技術創新相結合。
堅持將創新作為水運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動力,不斷強化節能減排理念,完善節能減排政策法規,健全節能減排體制機制,提升節能減排研發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水運節能減排工作中的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
(四)存量挖潛與源頭控制相結合。
堅持把標本兼治作為水運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通過加強管理、技術改造等方式降低現有設施的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改善用能結構;通過提高標準、推廣應用先進技術等方式加強源頭控制,從根本上提高節能減排水平。
(五)重點突破與全面推進相結合。
堅持把立足全面、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有序推進作為水運節能減排工作的基本方式,著力破解制約和影響水運節能減排的突出問題,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水運節能減排工作。
三、 推進目標
?。ㄒ唬┛傮w目標。
到2015年,水運行業節能減排意識進一步增強,能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降低,管理與運行機制基本建立,政策法規體系、標準規范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基本形成;水運行業用能結構得到有效改善,運輸船舶和港口裝備大型化、專業化和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推廣應用;水運行業節能減排能力明顯增強,全面完成《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確定的水運節能減排目標,綠色水運體系基本形成。
?。ǘ┲饕笜恕?BR> 到2015年,與2005年相比較,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下降8%以上;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15%以上,其中海洋和內河船舶分別下降16%和14%以上。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以上;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以上,其中海洋船舶和內河船舶分別下降17%和15%以上。
四、 主要任務
(一)制定完善水運節能減排政策法規,加強和規范行業管理。
制定完善水運節能減排政策法規,規范水運節能減排管理工作,將節能減排工作逐步納入法制軌道;制定實施水運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指導意見,引導水運行業有序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ǘ┙⒔∪\節能減排標準體系,提高設計與管理水平。
完善水運節能減排標準規范,規范和管理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制定營運船舶節能減排標準規范,為實施營運船舶準入和退出機制創造條件;編制水運節能減排技術指南和規程,指導水運工程建設和營運過程中采取節能減排措施。
?。ㄈ┦痉锻茝V節能減排技術與經驗,提高行業節能減排成效。
開展示范推廣節能減排技術與經驗的基礎性工作,建立試點和推廣機制;開展重點技術的試點工作,為進一步推廣應用成熟技術奠定基礎;開展實用技術和典型經驗的推廣應用工作,提高全行業節能減排成效。
(四)研究開發節能減排技術與設備,增強科技創新及支撐能力。
加強節能減排技術基礎性研究工作,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研發水平;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專項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開發節能減排先進技術和設備,發揮科技創新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五、 重點工作
?。ㄒ唬┲贫ㄋ\節能減排政策法規。
1.制定營運船舶節能減排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
落實《節約能源法》賦予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職責,通過嚴格的行政管理,禁止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或者要求的船舶用于運輸;綜合應用行政、經濟等手段,促使已經用于運輸的、不符合能耗排放限值標準要求的船舶退出運輸領域。
2.制定港口裝備節能減排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
通過嚴格的行政管理,禁止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或者要求的港口裝備用于港口生產;綜合運用行政、經濟等手段,促使已經用于港口生產的、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或者要求的港口裝備退出港口生產領域。
3.開展鼓勵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相關政策研究。
研究促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的政策,鼓勵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減少港區排放,提高港區環境質量。
4.開展鼓勵使用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能源的政策研究。
主要包括鼓勵使用非化石能源、液化天然氣(LNG)、低硫燃油和燃油添加劑等方面。研究鼓勵港航業使用有利于節能減排能源的政策,促進水運業朝著節能減排方向發展。
?。ǘ┲贫ㄋ\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指導意見
1.補充完善港口節能減排指導意見。
根據原交通部《關于港口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交水發〔2007〕747號)實施情況和經驗,分析港口節能減排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修改完善指導意見,全面指導港口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2.制定船舶運輸節能減排指導意見。
提出切實可行的船舶運輸節能減排措施,有效指導船舶運輸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3.制定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總體思路和工作方案。
明確全國內河船舶船型標準化的實施目標、原則和分階段行動計劃,落實配套保障措施。
?。ㄈ┩晟扑\節能減排標準規范。
1.制定水運節能減排標準規范體系。
全面梳理水運業現行標準規范,適應節能減排要求,提出需要制修訂的標準規范內容,建立包括水運工程建設、設施設備運行和維護管理、船舶建造及營運管理等在內的水運節能減排標準規范體系,提高水運節能減排標準推進工作的系統性。
2.補充、完善水運工程節能減排有關設計規范。
梳理現有水運工程標準規范中的相關內容,增加建設期和運營期的減排內容,修訂完善節能和環保設計規范,修訂評價標準,推進節能減排技術在水運工程上的應用。
3.制定《集裝箱堆場裝卸設備供電設施技術規范》。
規范集裝箱堆場軌道式或電動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的供電設施設計和配置要求。
4.制定《水運工程建設項目節能評價規范》。
結合水運工程的特點,制定水運工程節能評價規范,規范和指導水運工程節能評價工作。
5.制定《港口設備能耗標志及能耗與排放限值標準》。
制定港口主要用能設備能耗標志與排放限值標準,為淘汰落后設備創造條件。
6.制定《干散貨碼頭粉塵控制規范》。
根據粉塵控制方法應用效果要求,對目前使用的各種粉塵控制方法的設計和應用提出規范性要求,為干散貨碼頭有效控制粉塵奠定基礎。
?。ㄋ模┲贫I運船舶節能減排設計規范。
1.制定內河綠色船舶規范。
將提高能效、增加有利于節能減排能源利用及資源回收利用等要求納入規范,先以附加標志形式進行引導,逐漸進行過渡應用,促使船舶設計充分考慮節能減排要求。
2.完善新投入營運船舶燃料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限值標準。
完善新投入營運船舶燃料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限值標準,為禁止不符合標準的船舶投入營運奠定基礎。
3.制定在役船舶退出營運市場燃料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限值標準。
制定在役船舶退出營運市場燃料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限值標準,為逐步淘汰在役的不符合標準的營運船舶創造條件。
?。ㄎ澹┚幹扑\節能減排技術指南和規程。
1.制定水運建設項目節能驗收評價規程。
制定水運建設項目節能驗收評價規程,促使水運工程建設單位落實節能要求,不符合強制性節能標準的項目,不得投入生產、使用。
2.編制重點設施設備、運輸工具節能運行、調度和操作指南。
適應節能減排要求,考慮先進技術手段應用對于運行、調度和操作的影響,編制重點設施設備、運輸工具節能運行、調度和操作指南并匯集出版,供企業對使用人員或運行、調度和操作人員培訓時參考。
(六)開展示范推廣節能減排技術與經驗的基礎性工作。
1.建立水運節能減排實用技術與典型經驗成果目錄。
根據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和經驗積累對成果目錄進行動態維護,及時發布和推介節能減排新技術和新經驗。
2.確定示范和推廣項目。
根據全國節能減排工作的總體部署,選擇水鐵聯運、港口裝卸機械“油改電”等技術先進、實用性強、適用范圍廣的成果進行示范和推廣,并制定相應工作方案;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根據上述原則、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和特點開展有關工作。
?。ㄆ撸╅_展重點技術試點工作。
“十二五”時期,將根據節能減排技術發展和研發情況,逐步增加新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試點,持續不斷開展技術試點工作,根據試點應用經驗,確定推廣應用項目,推動水運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
1.試點應用靠港郵輪、旅游船使用岸電技術。
2.試點應用LNG驅動、電力驅動水平運輸車輛技術。
3.試點應用內河柴油和LNG混合動力船舶技術。
4.試點應用集裝箱碼頭全電力裝卸工藝技術。
5.試點應用油碼頭油氣回收再利用技術。
?。ò耍╅_展重點技術和典型經驗推廣應用工作。
“十二五”時期,將根據節能減排技術試點和管理經驗積累情況,逐步增加重點技術和典型經驗的推廣應用,持續不斷開展推廣應用工作。對于應用范圍廣、推廣難度大的項目,編制實施指南。
1.推廣應用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RTG)“油改電”技術。
2.推廣應用靠港集裝箱船和散貨船使用岸電技術。
3.推廣應用起重機、帶式輸送機系統等港口機械節能運行控制技術。
(九)加強節能減排技術基礎性研究工作
1.研究制定水運行業二氧化碳排放檢測方法。
針對不同類型船舶和港口設備,研究水運行業二氧化碳排放檢測方法,為制定檢測標準和進行二氧化碳排放檢測準備條件。
2.開展綠色水運發展長效機制研究。
研究建立綠色水運發展長效機制的方式和方法,為推動綠色水運建設提供政策和措施建議。
研究建立綠色水運統計體系。研究建立綠色水運統計體系,收集整理綠色水運統計信息,掌握綠色水運建設工作動態,為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提供決策依據。
研究建立綠色水運考核體系。研究建立綠色水運考核體系,以統計、監測和檢測為手段,提出考核的目標、范圍、指標、機制和考核的對象、內容方法等。
研究建立綠色水運企業認證體系。研究綠色水運企業星級認證的指標、標準,綠色水運企業星級認證管理辦法,綠色水運企業星級認證指南,綠色水運企業星級認證的范圍、開展認證單位的資質、認證結果的運用范圍等。
3.組織開展水運節能減排基礎性研究后續工作。
根據需求和計劃,組織開展水運節能減排基礎性研究后續工作。
?。ㄊ┙M織開展節能減排專項技術攻關。
1.組織開展集裝箱碼頭節能減排成套技術研究開發。
內容涵蓋平面布置、裝卸工藝與裝備、供電系統、運作管理以及指標體系等方面,開發應用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新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形成相對完整的集裝箱碼頭節能減排技術體系,促進集裝箱碼頭的節能減排。
2.組織開展干散貨碼頭節能減排成套技術研究開發。
內容涵蓋平面布置、裝卸工藝與裝備、供電系統、運作管理以及指標體系等方面,開發應用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新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形成相對完整的干散貨碼頭節能減排技術體系,促進干散貨碼頭的節能減排。
3.組織開展雜貨碼頭節能減排成套技術研究開發。
內容涵蓋平面布置、裝卸工藝與裝備、供電系統、運作管理以及指標體系等方面,開發應用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新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形成相對完整的雜貨碼頭節能減排技術體系,促進雜貨碼頭的節能減排。
4.組織開展內河船舶節能減排成套技術研究開發。
內容涵蓋船舶性型優化、輪機設計、新材料應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開發應用有利于內河船舶節能減排的技術。
六、 保障措施
(一) 組織保障。
在部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下,成立水運節能減排推進工作組,負責領導和協調相關工作的開展,狠抓落實,整體推進有關工作。各級交通運輸(港航)主管部門要強化對水運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節能減排依托項目所在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成立組織機構,負責本地區水運節能減排實施方案制定及推進工作;其他省份可根據本地區情況和工作需要成立相應機構。
(二) 管理保障。
本方案中的工作內容多,涉及的部門和企業多,需要進行高效的管理。各有關單位應加強重點工作落實、開展以及驗收工作的管理。通過調查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保證各項工作按計劃順利落實和開展;按照計劃要求,適時進行檢查,監督工作進度;認真開展工作成效檢查和驗收工作,保證預期目標的實現。
(三) 資金保障。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我國“十二五”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國家會加大投入,支持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工作;另一方面,各級地方政府也應滿足中央政府“十二五”規劃的要求,根據地方的特點,加大節能減排投入,支持行業和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此外,企業作為節能減排的主體,應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增加投入,通過調整結構、改進管理、應用新技術,不斷改善企業用能結構,降低能耗,提高能效,減少排放。
本方案涉及到行政管理資源的使用、宣傳教育、政策制定、標準完善、人員培訓、技術開發、設備改造、激勵獎勵,需要人力、物力和財力做支撐。為此,需要發揮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用于水運節能減排體系建設、試點工程補償、推廣項目激勵、研究開發資助和標準規范制定等,以促進節能減排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四) 宣傳保障。
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教育活動,使各級水運行政管理部門、相關企業以及從業人員增強責任,提高節能減排與環保意識,樹立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文化建設。
開展經常性的節能減排培訓教育、技術和經驗交流工作,將節能減排知識納入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提高從業人員的節能減排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逐步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穩定的節能減排工作隊伍,全面提高全行業從業人員的節能減排素質。
求新
務實
立信
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