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員培訓: “重”在提高心理素質
2008年12月18日,“振華4號 ”輪船員成功逼退登船海盜的新聞震驚了全世界,該輪船員在面臨危險時所表現出來的良好心理素質也被業界廣為贊嘆。但是與這一個案相反的是,近年來由于很多船員心理素質較差,在面對來自工作、疾病、家庭等問題帶來的壓力時,無法自我調適,嚴重影響船舶的正常營運和內部的安全穩定。在對這些事件感到痛惜和遺憾之余,船員心理素質問題成為船舶及船員管理工作的焦點擺在我們面前。
船員心理素質現狀
最近幾年來,各船員管理公司紛紛研究船員心理素質對航海安全產生的影響??陀^研究表明,船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人群差,出現心理癥狀的幾率遠高于普通人群,有相當一部分船員,他們在心理癥狀上會表現為:焦慮、緊張、抑郁、沖動。
導致船員心理素質較差的原因是多樣的。一方面,由于職業的特殊性,船員經常面臨高強度的日常工作、頻繁的船舶檢查、單一的人際關系等,卻得不到來自家庭及社會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環境艱苦、自然條件惡劣、海上風險頻繁等,船員始終處于比較緊張的精神狀態。此外,在船時間過長、職業的矛盾心理、職業危機感等因素交互作用,也都在客觀上造成了船員群體心理素質較差的現狀。
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
作為航運企業培訓業務的多年從業者,筆者縱觀目前所開展的各項船員培訓工作,發現船員培訓工作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問題如下:
招募中忽視船員心理素質的篩選及甄別環節
在船員的招募工作中,船東及船員管理公司非常重視船員的專業素質及語言交流能力,通常會安排嚴格的面試來對船員素質進行全面考核。但卻忽略了對船員性格類型、心理抗壓能力、情緒類型等方面的綜合考察。一些業務能力強,但是心理素質不過關的船員往往能順利通過面試并被安排上船,卻又無法適應遠洋航行中艱苦的環境、單調的工作和人際關系,不能靈活化解壓力并順利完成工作,甚至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
船員心理素質培訓缺位現象嚴重
目前,各種船員培訓以實用性為導向,旨在提高船員的語言交流能力、業務操作能力,卻忽視了船員心理素質方面的相關知識。沒有發揮培訓對船員健康心智模式、思維方式形成過程中良好的引導作用,也沒有授以船員面對壓力有效的疏導知識和手段。
船舶領導尚未充分發揮心理輔導作用
作為航行期間的管理人員,船舶領導不僅要確保船舶安全航行,同時應該密切關注船員心理動向,引導船員在航行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而目前的現狀是,一方面,船舶領導與船員的交流主要在業務技術方面,對船員的家庭矛盾、人際關系緊張、經濟拮據等困難就無法了解,也就無法發現船員情緒波動的深層次原因;另一方面,船舶領導對船員心理素質問題缺乏科學、全面和系統的認識,缺乏必要的心理干預方法,當船員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時,不能對癥下藥,緩和船員情緒。
心理素質培訓
是培訓工作難點
船員心理素質培訓是船員培訓工作的難點,一方面,相對傳統的船員業務培訓而言,心理素質培訓還缺乏成熟的理論研究和完善的培訓體系,至今還處于摸索之中;另一方面,眾所周知,影響船員心理素質的原因是多樣的,如航海環境、社會關系、自我認知、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形成了心理素質影響因素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涉及的知識面更廣,相應的要求也更高。從目前船員心理素質培訓工作來看,其難點具體體現在:
對船員心理素質準確把握和評價難
正如前文所述,緊張、焦慮、抑郁、沖動是船員心理問題主要表現,但兩者卻不能劃上等號,尤其是在這些現象出現的初期。心理學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不能及時地被他人發現或者被患者清醒地意識到,因而容易被忽視,這就給船員心理素質的準確把握和評價工作帶來了困難,這也導致了很難采取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培訓措施。
慣常培訓重要性容易被忽視,出效果難
由于很難采取有針對性的培訓,慣常培訓就成為船員心理素質培訓工作的常用方式,主要為講授基本的心理學知識。但由于此類培訓缺乏針對性,理論內容多,與實際工作脫節,大多數船員都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這種培訓的效果比較差,甚至“形同虛設”,從而影響了培訓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
船員工作局限性大,難以找到行之有效的對抗措施
船員是以提供海上勞務為工作內容的群體,工作特點就在于流動頻繁性,尤其是對遠洋船員來說,每年有8-10個月的在船服務時間,加上頻繁換班,這些都決定了制度化開展船員心理素質培訓所面臨的困難。
提高心理素質應成為
船員培訓工作研究重點
船員心理素質培訓工作確實不容易,但卻又是船員培訓工作必須跨越的“一道檻”。做好船員心理素質培訓工作,切實提高船員心理素質,將是船員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一手抓業務技能培訓,一手抓心理素質培訓,才能培養出業務能力過強,心理素質過硬的船員,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如何切實提高船員心理素質,筆者以為可以采取的建議有:
健全船員甄別系統,強化心理指標篩選
船員的招募是公司的頭一道“關卡”,只有嚴格船員選拔標準,從嚴把好船員招生關,才能為船員心理健康水平打好基礎。
把好這一關,需要聯合海事心理學專家,完善遠洋船員面試結構,建立起全面的船員選拔程序。不僅專注于船員的技能水平,更加關注船員的個性特征、人際溝通能力、抗壓能力,通過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評價,選擇個性特征及專業技能均適合航海要求的船員,從源頭上淘汰心理素質不適合遠洋航行的候選者,能為船員心理素質的強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建立較完善的培訓體系
要定期開展船員思想狀況調研工作,綜合研究并分析船員群體特點及其個體的差異性,比如不同的航區、年齡層次、教育程度、在船狀態、航行時間等因素,建立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有系統地推進和深化船員心理素質培訓工作。
要實現培訓內容與船舶實際工作的有機結合。針對遠洋船員的心理素質現狀,量身定制心理課程,通過專業教師講授,結合船員現身說法,讓船員正視心理素質問題,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調節和疏導手段。這樣才能引發船員的共鳴,并能在工作中活學活用,長期累積下來必定會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要充分利用船舶信息渠道和資源,實現培訓形式的多樣化,實現傳統授課、網絡課堂、情景模擬等多樣化的培訓方式的結合,克服時間、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鞏固培訓效果。
著手培養心理輔導專業人員
一方面,在客觀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公司船員資源情況培養一定數量專職輔導人員,讓其專注于掌握船員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關心船員,幫助船員擺脫煩惱,重新樹立工作的信心和熱情。
另一方面,有必要組織船舶領導參加心理咨詢師培訓,培養他們成為掌握心理學知識、疏導方法和干預技能的專業人才,以便在工作中能從心理學角度考慮和處理問題,更好地對船員進行心理輔導和咨詢,做到船員心理問題的“早發現、早干預、早控制”,最大限度減少源于船員心理問題的不安全因素,確保船舶的安全航行。
來源:中華航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