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結合幾起海上事故,分析了在海上事故中船員自救成功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同時指出了船舶在救生演習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是導致船員自救成功率低的深層次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救生演習;問題;對策
船舶的救生設備是船員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高質量的救生演習是提高船員海上自救能力的有效保證。為保證海上人命安全,SOLAS公約第三章對船舶的救生設施的配備、標準等作了專門的規定,而STCW78/95公約也對船員的應急能力、演習等作了具體的規定,同時國內相關法律法規也對船舶的救生設施配備標準及人員的適任條件有具體的標準。但歷年來的海上事故數據及相關的典型案例顯示,當船舶遭遇重大海事時,船員通過船舶的救生設施自救成功的比率依舊不高,反映了船員在救生演習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一、導致船員自救成功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應急情況下救生設施無法使用
典型的案例如2008年1月30日,“JYY”輪在長江口燈船東南約8.3海里水域處與“JTS”輪發生碰撞,事發后“JTS”輪并非立即沉沒,但事故雙方竟然沒有一條救生艇可用,也沒有采取其他有效的救生和自救措施,致使“JTS”輪船上17人全部落水,其中1人獲救、15人死亡、1人失蹤。當時兩條船共有四條救生艇,但肇事船“JYY”輪上一條救生艇放艇時鋼絲斷裂無法施放,另一條干脆放不下去無法實施有效救助,而失事船“JTS”輪的救生艇則無法脫鉤,導致登艇船員在船舶下沉時被海浪沖走,而船舶下沉后其救生筏的靜水壓力釋放器顯然沒有起作用,船舶沉沒后并沒有救生筏被自動釋放出來。
(二)船員海上求生技能不足
比較典型的如2008年6月28日約0325時,某公司所屬“HP”輪在黃海南部33°11.4′N,122°38.8′E附近海域沉沒,4名船員獲救,6名船員死亡,4名船員失蹤。該輪從出現險情到完全沉沒經歷了將近一個小時,船員在釋放救生艇筏失敗后,各自跳水逃生。根據現場搜救情況,六名死亡船員都因逃生時救生衣穿著方法不正確,救生衣下部系帶松脫僅上部系帶拴住落水者頸部,在水中救生衣上浮而把落水者壓在水下,救生衣由于不當使用變成了索命衣,船員落水后沒有在水中進行有組織自救而是各自逃命,減少了在水中的生存幾率。
(三)船舶救生組織混亂,無法及時有效組織自救
以上兩個案例從事發到船只沉沒均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足夠船舶組織有效自救,但兩條難船都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救生行動,最后船員不是被海浪沖走就是各自跳水,如果可以有組織地進行自救,相信可以有更多的船員幸存下來。
通過現象分析及對日常監管數據的研究可知,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船舶沒有按照有關規則的要求組織高質量的救生演習,沒有通過演習來鍛煉船員的應急救生能力,也沒有通過對救生設備的試驗和使用發現設備的缺陷,并及時消除缺陷。根據筆者的實際船舶工作經歷及海事監管實踐發現目前船舶的救生演習主要有以下幾點問題:
1.船員思想上對救生演習不重視甚至排斥
許多船員尤其是普通船員并沒有將救生設備和救生演習看作可以在關鍵時刻保護生命的有效武器和手段,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擺設,將對救生設備的維護保養和進行救生演習看成是為了應付主管機關的檢查而不得不做的任務。平時寧可燒香拜佛祈求神靈在關鍵時刻保佑,也不愿自己下功夫提高海上自救能力。
2.不按規定進行船舶救生演習
按照規定船舶每個月須進行一次救生演習,船員更換25%時或有25%船員沒有參加上個月演習時,船舶須在出港后24小時內進行一次救生演習,每個救生艇須每三個月下水試驗一次。而實際上由于受船舶營運周期的影響以及船長、船員主觀上的普遍不重視,并不是所有的船舶能夠按要求進行演習,甚至有的船舶并沒有組織演習而僅僅在相關的文件上作演習記錄以應付主管機關的檢查和安全管理體系的審核。
3.船舶救生演習流于形式
有的船舶雖然定期進行演習,但船員卻將演習看成演戲,演習紀律松散,氣氛平淡。有的船員不會正確穿著救生衣,不知道應該攜帶什么器材,根本不知道演習中的任務職責,所謂的演習僅僅是排排隊、點點名、揚揚艇就結束;有的根本連艇筏都不接觸,更談不上放艇脫鉤試驗了。這種走過場式的演習是無法達到鍛煉船員試驗設備的目的的。
4.對救生演習缺少講評
從大多數船舶的演習記錄來看,船舶救生演習結束后,很少有船舶會對演習作針對性的點評,就演習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人員的表現、設備的缺陷等提出意見和改進的建議,演習就變成了為演習而演習,不能達到通過演習提高應急設備的可靠性和人員的應急求生素質的目的。
二、有關船舶救生演習的幾點建議
為提高演習質量,達到救生演習的目的,提高船員海上求生能力,保障救生應急設備的可靠性,建議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一)加強船員海上求生意識教育。船公司、船長應鼓勵船員摒棄迷信思想,利用影像資料、書籍、典型案例學習等手段提高船員對救生設備和救生演習的認識,鼓勵船員積極主動學習海上求生知識,利用業務技能競賽等有效手段鍛煉船員海上求生技能。
(二)按時認真組織船員開展救生演習。救生演習是提高船員求生技能的重要途徑,每一船舶必須按要求定期開展船舶救生演習。每次演習務必要求氣氛逼真,要求船員必須假戲真做;參演人員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穿好救生衣,按應變部署表要求攜帶各自必須攜帶的裝備及物品到達集合地點;每次演習必須按應變部署要求有序展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鍛煉船員處變不驚的心態和精湛的海上求生技藝。
(三)加強海事監管,督促船舶做好救生演習。強有力的外部監管可以從另一個側面督促船舶做好救生演習。主管機關對船舶實施的港口國控制和船旗國檢查中,不僅要檢查船舶救生設備的配備是否符合規則,還應檢查設備是否可用;并應通過演習等手段檢查船員的實操能力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從而防止船員在演習記錄方面的作弊現象,促進船員救生及求生能力的提高。
三、結論
船舶救生演習是關系到船員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船公司、船長、船員必須高度重視。努力通過高質量的救生演習來提高船員的海上救生、求生能力,切實保障救生設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才可以在海難發生時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船員們才能在關鍵時刻處驚不亂,減少海難時的人命財產的損失。
作者:潘永亮 來源:中國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