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及相關規定,運用良好的船藝操縱船舶是每一個駕引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而保持一個好的船舶態勢是對船舶安全操縱的有力保證。因此,我們首先要理解船舶態勢的概念及對船舶操縱的影響,掌握它們的相互關系;其次以理論分析的方法,正確判斷理解航行態勢,提高船舶操縱的水平;在實際中通過對船舶態勢和當時環境條件的掌握,采取適合當時環境和情況的操縱方法,靈活運用本船車舵錨纜、側推器,外界風流和拖輪等內外部條件,熟練運用助航設備,做到順勢而為,依勢而作,安全操縱船舶。
一、船舶態勢的概念及與船舶操縱的關系
態勢是事物發展的形勢及狀態。船舶態勢即為船舶在客觀環境下受到各種內外力影響而形成的船舶實際運動趨勢及狀態,以及后續可能包含著的變化。由于船舶周圍環境的復雜性,在實際中,我們常以相對運動趨勢來描述在某一水域或航道,本船與其他船舶、碼頭及設施、淺灘、障礙物等各種動態或靜態的參照物或大小物標的相對運動關系。這種運動包含船舶自身的縱向運動、橫移等多種運動關系的方位和距離的綜合變化。在靠離泊過程中包含著船舶自身的前后左右的速度變化及船舶首尾偏轉的快慢不同,方位及距離的變化等。其中,在船舶操縱過程中,掌握船舶運動中轉心的變化規律是判斷和改變船舶態勢的一個主要因素。
在船舶相互避讓,進出港口的狹水道航行,風流、潮汐影響,錨泊、靠離碼頭、系解浮筒、進出船塢等的船舶操縱,拖輪,車舵錨纜、側推器的配合使用都要受到船舶航行態勢的影響。因此,掌握船舶態勢對于船舶操縱有著重要的作用。正確判斷船舶態勢有利于船舶的操縱。在船舶操縱過程中,對船舶態勢的熟練掌握是確保船舶安全穩當和便利操縱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如何分析,判斷與掌握船舶航行態勢及對船舶操縱的影響
在實際船舶操縱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掌握船舶航行態勢的復雜性、困難性。由于對船舶態勢判斷不明,船舶周圍環境對船舶態勢造成的影響估計不足,如狹窄彎曲航道受風流影響對船舶橫移的判斷疏漏,靠離泊位時船舶首尾偏轉的速率過快產生的危險而不自知,航行中安全速度的不掌握及對周圍船舶或物標態勢的了望疏忽等造成的事故比比皆是。其中許多情況是駕引人員對當時船舶態勢不明確、有危險而不自知造成的,以致臨時措手不及而產生事故和險情。如何分析,判斷,理解與掌握船舶航行態勢及對船舶操縱的影響,可分以下幾個方面。
1.船位的重要性及與船舶態勢的關系
保證船舶安全的航行與操縱(在靠離碼頭、狹窄水道航行上安全),首先必須理解船位的含義。船位主要有3層含義:(1)船舶當時所處的位置;(2)船舶本身行駛的航向與航跡向;(3)船舶距其他船舶、岸、浮標、淺灘和障礙物等的距離。船舶態勢不僅包含著船位還包含著船位的運動趨勢變化。因此,首先要保證船位適宜,才是確保船舶操縱在一個安全態勢下的前提。由于船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各種條件的隨時變化,又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所以每一位駕引人員在船舶操縱過程中首先必須對自己的船位有一個確切的認識,只有掌握了船位的變化,也就把握了船舶態勢,才有利于船舶的安全操縱。
2.分析、判斷、掌握船舶航行態勢,就要掌握船性、水性、人性
船性即是船舶的操縱特性,主要由船舶尺度、船舶操縱數據、吃水與可用水深的情況來決定。水性即指該水域水流的變化規律、特點,存在的何種流態及未來的變化情況,對船舶操縱的影響;狹義的可指船舶周圍的水的流場分布,水動力對船舶操縱的影響;人性主要指船長、駕引人員、船員的個性、經驗,對當時船舶操縱態勢的分析、判斷、理解,操作思路及反應能力也包括他們對安全的責任心和態度,對規則和安全制度的理解力和執行力等。
(1)船舶自身的操縱特性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影響
其一是船舶尺度(長、寬、型深),長寬比、方形系數、干舷高度、排水量、凈空高度、吃水差、吃水與可用水深的關系等;
其二是靜水船速,各檔車的螺旋槳轉速與船速、船速與沖程的對應關系;
其三是主機功率、進倒車的功效比,主機換向時間,螺旋槳種類、沉深比,側推器及其功率,螺旋槳的倒車偏轉效應;
其四是舵及舵的種類,舵機功率,轉舵時間,各種情況時的舵效;
其五船舶運動中風致偏轉及漂移規律,船舶轉心的變化規律等。
(2)分析港口水域的水流基本特點
港口水域的水流基本變化是由河床/海床、地形地貌、岸形、淺灘、障礙物、碼頭設施、潮汐、上游來水等決定。在狹窄航道進出口航行時,如果航道方向或船舶航向與水流主流向不一致、有夾角,則航行船舶會受水流的影響;在港口碼頭泊位附近,由于突堤岸形、碼頭設施、水下建筑物、障礙物、淺灘以及岸形凹凸的存在,泊位附近會存在回流等。因此,要根據這些具體情況來分析水流的基本特點及變化規律。
(3)發揮駕駛臺團隊的作用,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
進出港航行,靠離泊操縱是依賴一個由船長、引航員、駕駛員、水手等組成的工作團隊來完成的,引航員自登輪起就應盡快加入駕駛臺團隊,只有發揮好團隊的協作能力,相互核實、監督和提醒,才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及早發現險情,盡最大努力避免失誤;只有團隊的共同努力,安全引航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證。
3.掌握外界因素對船舶態勢的影響
外界對船舶態勢造成的影響是綜合性的。風、浪、力流是對船舶態勢影響的主要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如航道情況、碼頭情形、水深等以及周圍船舶的動態對船舶態勢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外界因素。當使用拖輪助操時,如何正確使用拖輪,把握好船舶的航行態勢,是確保船舶安全地完成靠離泊等作業的關鍵。鑒于目前船舶的大型化日益顯現,在船舶操縱中拖輪的使用更加頻繁,而且在船舶所發生的事故中,靠離碼頭這類港口作業所占的事故比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用好拖輪對船舶的安全操縱有著重要的意義。
4.實踐中不斷提高對船舶態勢,船位變化及發展趨勢的判斷能力
在船舶操縱中,對船舶安全的把握首先取決于對船舶態勢的預判及掌握。綜合船舶各種內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判斷、掌握船舶態勢,這就需要駕引人員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探索其中的規律;不斷積累經驗,理論與實際的不斷結合,才能不斷提高判斷船舶未來發展趨勢的準確性,有的放矢地調整船舶操縱方案,做好安全預控。
這里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正確了望與使用安全航速,將有利于對船舶安全態勢的把握;第二,在船舶操縱中,船舶趨勢的形成有一個過程。由于風、浪、流、車舵錨纜各種內外在力的相互綜合作用,對船舶產生的前后左右的運動,包括船首船尾的偏轉,船體的位移是很難用理論計算出來的。而在實際中,駕引人員對船舶的細微橫移能及時發現或感覺得到。這要靠個人的感覺以及判斷能力、悟性的不斷提高,個人實際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細心的了望觀察。駕引人員在實踐中有以下一些習慣作法,如:航行中預配合適的風流壓夾角,以保證船舶按預定的航線行駛;長江彎曲航段順水航行采取“掛高取矮”作法;船舶帶拖輪后,要掌握帶拖輪一側對船舶偏轉的影響;前進中,拖輪頂船首與頂船尾的區別等等。
三、簡要分析船舶操縱中如何掌握船舶航行態勢以及相關的要點
以港口水域為例,在外部環境(風、浪、流)對船舶的共同作用下,各種類型的船舶利用本船的車舵錨纜,側推器以及拖輪(單拖輪、雙拖輪、三拖輪以上)的協助下進行船舶操縱,諸如靠離碼頭、掉頭、拋起錨作業等,在這些作業中,靠離碼頭是船舶操縱中的重點和難點。船舶靠泊時,主要考慮靠泊速度,靠泊角度及靠泊時船舶前后縱向橫向距離;離泊時主要考慮船舶是開首、開尾或在拖輪的協助下先平行移出泊位。在有拖輪協助下,就船舶靠泊、離泊相比較,由于靠泊過程是一個由動轉靜的過程,從船舶開始準備,入泊,到完成靠泊作業,船舶操縱中始終對船舶態勢的要求更高,相對難度較大,必須掌控船舶態勢及影響船舶操縱的幾個關鍵要素。
1.以港口水域為范圍,淺談船舶操縱中對船舶態勢掌控的關鍵要點
首先,船舶操縱是對船舶進行動態的操作。船舶動態與船舶態勢密不可分,緊密聯系在一起,正所謂運動態勢,又所謂勢在動先。因此,掌握船舶態勢是船舶操縱的關鍵。下面從以下幾方面談船舶操作中如何掌控船舶態勢。
(1)船舶操縱中的總體要求
遵守《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和有關地方規則,了解與掌握本船本航次工作的主要內容;了解與掌握當時當地的各種外界條件(港口水域、航道、碼頭環境、周圍船舶情況、拖輪使用以及風、浪、流、潮汐等水文氣象條件)及變化情況,充分運用各種了望手段,保持正規了望,謹慎操作,控制好本船船位。正確分析判斷及時掌握本船周圍船舶的動態以及本船的船位變化及趨勢情況;根據隨時的情況變化,掌握安全航速,并充分利用本船的航行與助航設備以及拖輪協助,運用駕引人員良好的船藝,調控和操作船舶,保證安全。且操作時留有充分余地,備有后續措施,切忌疏忽麻痹大意;當發生緊急情況時,有應急準備。
(2)掌握影響船舶操縱的以下基本要素
一是掌握本船的操縱性能,諸如本船的操縱性能及操縱方法,還包括以下船舶航行設備的操控,數據及性能情況;
二是港口環境,水域條件及碼頭設施周圍情況;
三是拖輪使用情況及對操縱的影響。
(3)簡談船舶靠離泊操作必須考慮的幾個關鍵問題
按照船舶操縱總的原則,并依據影響船舶操縱的幾個基本要素,船長,引航員應事先制定靠離泊預案,做好靠離泊的各項準備。在靠離泊過程中,根據現場環境及實際情況,調整靠離泊方案,選擇最合時宜最優化的安全操作方法。
首先,根據船舶靠離泊位置,風流、潮汐、水深的影響、港口及碼頭情況,船方/碼頭的特別要求以及有否礙航物的存在等,選擇哪舷靠泊;靠泊前,如需要掉頭,應選擇合適的掉頭區域和掉頭方向,因此,這就要求船長、引航員按照現場環境實際情況;依據船舶操縱的通常習慣做法;結合船舶操縱理論進行選擇,并在實際操縱中根據船舶的操縱能力,充分利用航行(車舵錨纜、側推器)與助航設備以及拖輪的作用;充分利用現有環境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進行船舶操作。
其次,保證船舶的安全,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重在對船舶運動態勢的掌控。操作中牽扯到船舶運動態勢的因素很多,但在靠離泊過程中比較常見,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風流對船舶的影響;船舶的車舵使用以及倒車偏轉效應,船舶運動中轉心位置變化對船舶偏轉的影響;當有側推和拖輪使用時。
總而言之,了解與掌握影響船舶靠離泊操作的一些關鍵要素,掌握它們的特點和規律,在實際操作中,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并在船舶靠離泊的整個過程中,綜合考慮當時影響到船舶操縱的有關關鍵要素的作用;同時,綜合考慮船舶態勢上方位、速度、距離的各種變化,從整體上把握船舶運動態勢,不要顧頭不顧尾,顧此失彼。按照船舶的運動態勢,尤其是靠泊時船首尾偏轉的快慢不同,速度的差異,橫移的慣性距離等操控本船的車舵,側推器以及拖輪的使用,并按照船舶趨勢的大小、方向變化,調控這些航行操縱設備的操縱量的大小、方向等。保證船舶有一個適合當時環境情況的安全靠泊態勢一一個有利于船舶操作安全的關于船舶速度、角度、方位、距離及其變化的良好組合。當船舶平行靠攏碼頭時,做到船舶首尾橫移,偏轉速率一樣,勻速向內,且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船舶操縱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船舶操縱隨時隨地千變萬化,因此,需要駕引人員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膽大心細的素質,不斷鉆研不斷學習的態度,對安全工作高度負責任。在船舶實際操縱中,我們可以具體對某個船,某種靠泊情形,某種當時的環境和條件,在船舶本身具備的操縱能力和外在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提出一些理論上的操縱概念,作一些定量的分析。但是在實際操縱中都必須抓住船舶態勢的變化這一關鍵線索,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解決。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理論與實際的不斷結合,不斷提高在具體船舶操作中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才能提高操船技能,更好地保證船舶引航安全。
作者:湛敏劍 來源:中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