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季氣候惡劣多變,是海上交通事故的多發季節。從冬季海上交通事故頻繁多發的成因入手,以安全管理學的觀點進行分析,用系統論的觀點,全方位地提出防范措施,以達到全面加強海上交通管理的目的。
關鍵詞:冬季,海上交通事故,成因,防范
冬季由于嚴寒、冰凍、大風浪、暴風雪及濃霧的影響,氣候惡劣,常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較大威脅,也是海上交通事故的多發季節。此外,由于海上運輸的特點,船舶一旦發生事故造成人員落水極易導致落水者死亡,因而冬季也是沉船死人重大惡性事故的多發季節。因此,認真分析船舶冬季安全工作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抓好以防風、防凍、防霧、防火災、防工傷為重點的季節性安全工作,保證船舶冬防工作的順利進行,是擺在管理者和營運者面前的一大課題。
一、冬季海上交通事故多發的成因
1.思想麻痹,對冬防工作不夠重視
海上交通事故絕大多數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即人們常說的思想麻痹,未保持高度警惕,或未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違反勞動紀律等原因所致。冬季發生的海上交通事故也不例外。由于處在歲末年初,船員較平時調動相對頻繁,思想情緒也易波動,精力難以集中。有些單位的船舶受承包到期的影響,容易產生應付了事或片面追求年度經濟效益等不利于船舶航行安全的傾向。同時,冬季的惡劣氣候也給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增加了難度。所有這些均不利于人們充分重視冬防工作,也不利于人們認真落實冬防措施,容易導致人們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許多事故表明,歲末年初惡性事故的發生同思想上的放松、麻痹和管理上的松懈有著直接的關系。
2.對寒潮大風的危害性估計不足
冬季大風的特點是海域范圍大、持續時間長,船舶難以繞避。同時,人們對寒潮大風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普遍缺乏認識,往往認為風力不是很大,憑經驗船舶可以挺過去,不到萬不得已不拋錨避風,因此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在錨地避風的船舶,有的為了搶船頭,見風浪稍一減少即匆忙起航,結果由于風大浪急而造成船沉人亡;有的則等待風力減少、天氣轉好后起錨續航,則平安無事,正可謂“讓三分海闊天空,搶一秒船毀人亡”。這種教訓是很深刻的。
3.冒險霧航導致碰撞
海霧造成能見度不良從而導致海上交通事故多發,這已是航海界的共識。據統計,約有2/3的碰撞事故發生在能見度不到1 n mile的水域。一般來說,造成霧航碰撞事故的原因有二:一是疏忽瞭望;二是未使用安全航速。在天氣寒冷的冬春季節,首先由于并未處在霧季,對突發能見度不良的情況缺乏應有的思想準備,對如何做好霧航安全心中無底;其次沒有嚴格按霧航制度規定增派人員在船首協助瞭望,駕駛臺的瞭望也往往因門窗緊閉而沒有切實做到“經常用視覺、聽覺,以及適合當時環境和情況下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正規瞭望”。因此,在突發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船舶冒險航行的現象時有發生。
4.通航環境日趨惡化
一方面,近岸水域由于部分漁民交通安全意識淡薄,見利忘義,擅自在航道上設置網具等,造成航道漁網密布。這一情況尤以冬春季節捕撈鰻苗最為突出。另一方面,漁業船舶非法捕撈泛濫。更嚴重的是部分漁民漠視和曲解《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的有關規定,根據捕魚需要隨心所欲,盲目行動。對商船而言,通航秩序受到嚴重影響,通航環境日趨惡化,航行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另外,秋冬季節天氣干燥,大風為火災的發生和蔓延提供了客觀條件,加上船舶結構復雜,營運時貨物密集,一旦發生火災,在風浪顛簸的海上撲救回旋余地小,難度極大,對船上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常常極為慘重。
二、冬季海上交通事故的防范
針對冬季海上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用安全管理學的觀點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每一事故系統都是由“人、船、交通環境”三要素構成的,“人、船、交通環境”中某一因素或兩三個因素相互出現,就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預防交通事故應以此三要素為立足點,用系統論的觀點全方位地提出防范措施,以達到全面加強海上交通管理的目的。
1.弘揚安全文化,提高冬防安全意識
冬季海上交通事故的發生充分說明,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須提高人的素質,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力弘揚安全文化,增加冬防安全意識。這是解決“人、船、交通環境”事故系統中人為因素的根本途徑。
(1)弘揚企業安全文化,提高安全工作水平。企業是安全工作的主體,安全是企業整體素質的綜合反映,安全和企業管理的許多行為都有直接關系。換言之,企業安全管理薄弱是海上交通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企業對冬防工作不夠重視、思想麻痹、心存僥幸是冬季許多典型事故發生的共同特點。因此,企業應大力發揮安全宣傳教育的職能,在冬季寒潮大風、霧季、冰凍期等到來之前,大力開展各項安全宣傳教育,督促全體員工不折不扣、扎扎實實地落實各級主管部門、執法監督部門的各項要求,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勞動紀律,杜絕“三違”現象,消除事故隱患,強化應變能力,克服安全生產中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
(2)普及安全知識,營造良好安全生產氛圍。每年春運期間,非客船違章載客、客渡船超載、非法捕撈造成礙航等行為屢禁不止,有的甚至因此釀成大禍。究其原因,就是一部分群眾安全意識淡薄,缺乏海上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交通安全工作需要勞動者遵章守法,經營者依法經營,同時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敖煌ò踩?,人人有責”。因此,要廣泛開展安全教育和宣傳活動,增強廣大群眾的社會責任感,努力營造人人關心安全、人人重視安全的良好氛圍,為普及全民安全文化知識、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文化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整治通航環境,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近年來,沿海部分水域冬春魚訊季節非法捕撈、非法養殖等原因造成的通航環境惡化已成為影響海上交通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加大整治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保障正常航行秩序。
(1)實施依法管理,各地要結合轄區實際,制定通航水域水產養殖、捕撈、施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同時要加強宣傳,尤其要加強對漁民的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漁民的法制觀念和大局意識。
(2)加強巡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在航道、錨地的違章捕魚行為,防止突發性、群體性漁網漁具礙航事件的發生。同時要組織力量,對不聽勸阻擅自在航道、錨地及禁捕區設置的網具依法強制拆除。對嚴重違反通航規定造成海損事故的,依法從嚴處罰。
(3)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綜合治理。由于每年魚汛期漁船云集,依靠交通、海事管理部門的力量難以奏效,因此必須團結相關部門的力量,聯合行動,逐步形成綜合治理機制,實現長治久安。
3.加強監督檢查,消除船舶安全隱患
從嚴治船,加強對船舶的監督檢查,是搞好海上交通安全工作的關鍵環節。一方面,要認真落實船舶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開航前的檢查,確保船舶適航、人員適任、通信設備完好,嚴格執行老舊船舶的監督管理規定,下決心將超齡船舶淘汰出局;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礎上結合冬防工作的特點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每年冬季來臨前,都要對機艙、貨艙、船員生活區的電路、電線老化情況,救生、消防堵漏應急設施的配備及實際效能情況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等情況進行認真檢查。
(2)嚴格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救生、消防演習。使船上人員熟練掌握救生、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施救能力,立足于依靠自身力量施救。
(3)加強對客船、客滾船的現場管理,認真落實“開航前船長聲明”制度,遇大風浪、濃霧等惡劣天氣禁止船舶冒險航行。
(4)督促做好貨物的配積載工作,特別是重大件的綁扎、滾裝船車輛的系固及散裝貨物的平艙工作,防止因大風浪影響造成貨物及車輛滑移、碰撞,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作者: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洪漢波 來源:世界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