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港鐵礦石的量太大了,憑借目前的運力短時間內該狀況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從6月10日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對港存進口鐵礦石進行疏港的通知》至今已快3個月的時間了,然而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截至8月底,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壓港量仍在7000萬噸以上。
據統計,二季度全國主要港口港存鐵礦石7922萬噸,達歷史最高位,比2007年12月末的4473萬噸增加3449萬噸,比正常港存量(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高爐生產需求量)4000萬噸多出了3922萬噸,近1倍。尤其是青島港、日照港、天津港、連云港4個港口鐵礦石積壓和堵港問題突出,嚴重影響港口船舶接卸和正常運轉,且資金大量占用,也影響到國民經濟正常運行。
中國港口協會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國內港口鐵礦石港存積壓情況嚴重。一方面,一些企業預期鐵礦石價格仍會上漲,加快進口節奏或提前進口;另一方面國內鐵路運能總體緊張,與此同時港口接卸能力大于鐵路疏運能力,造成港口堆場積壓,部分鋼鐵企業生產所需的鐵礦石因運能不足而受到影響;此外,受鐵礦石、焦炭、油價、運費等價格近期上漲較快及從緊的貨幣政策等宏調影響,部分小鋼鐵企業開工不足,貿易礦銷售不暢,積壓嚴重。
“港存鐵礦石數量的增加,加大了港口吞吐和鐵路運輸壓力,同時也造成我國鐵礦石需求旺盛的假象?!眹野l改委相關人士表示。為減輕港口和鐵路運輸壓力,《通知》明確要求,鋼企將存放在港口的鐵礦石運往廠內,貿易企業嚴禁借港口堆場大量存貨。此外,發改委還要求鋼鐵工業協會、五礦商會應加強行業自律,及時跟蹤鐵礦石進口動態,加強預警機制。對大量進口和囤積鐵礦石伺機高價倒賣,擾亂國內鐵礦石市場的行為要進行行業通報。發改委等四部委還將適時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專項檢查,并對鐵礦石長期滯港企業商請銀行慎貸,防范金融風險。
礦石進口成為常態貿易,由于需求量巨大,周轉期長,采購方式和采購方向的多樣化,使得“壓港”成為常態,那么,建立必要的資源儲備特別是在交通要道地區,有計劃整合社會運力資源,實現調運分撥,減少物流成本已是勢在必行的趨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除尚未投產的京唐鋼鐵外,真正意義上的沿海鋼廠還未形成,礦石的周轉、倒運不可避免,加之運礦船舶的超大型化與鋼廠原料場地的限制形成反差,都影響鋼廠回運節奏,這也是適時建立儲備分撥中心的前提條件。(史晨生)
來源: 中國產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