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價格水漲船高 不利于中國鐵礦石談判
作為衡量世界經濟晴雨表的重要指數,BDI指數(波羅的海干散貨航運價格指數)已經連續7個交易日大幅度反彈,截至11月9日收報3480點,創下近三個多月來的新高,而該點位相比10月初足足反彈了50%。值得關注的是,鐵礦石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正在削弱中方在新一年度鐵礦石談判中的優勢。
BDI指數持續上漲
BDI指數是干散貨運價漲跌的直接反映。一般來講,世界經濟持續增長,國際貿易活躍,BDI指數就上漲,相反就會下跌。而最近幾年里,中國對鐵礦石和煤炭進口的增加,被干散貨市場譽為“中國因素”,成為影響干散貨運輸市場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成為市場頗為關注的重要參考數據。
根據最新的交易數據,截至11月9日,BDI指數已連續7個交易日強勁反彈,以3480點刷新三個多月的高位。就在10月1日,BDI指數尚且維持在2284點,相比之下,僅僅1個多月時間里,BDI指數就反彈了1000余點,反彈幅度高達52%。
航運類分析師認為,BDI指數上漲,一方面是由于大量美國東海岸至歐陸煤炭貨盤需求強勁,另一方面,近期美國及太平洋地區的谷物出口貿易堅挺,對行情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覷。此外,中國鐵礦石的運輸需求居高不下也不容忽視,這些因素同時助推BDI指數上漲。
鐵礦石現貨重回百元
實際上,在干散貨運輸當中,鐵礦石因素十分重要。已經公開的資料顯示,中國前9個月鐵礦石進口高達4.69億噸,而9月份單月的進口量就達到了6455萬噸,可謂創下鐵礦石進口紀錄。
值得關注的是,10月上半月澳洲和巴西運往中國的現貨鐵礦石訂艙量與9月上半月基本持平,其中澳洲主要港口的訂艙量為20船,甚至略高于9月上半月的18船。因此,當時就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很可能迎來第二個鐵礦石進口高峰月。
不過,目前整個10月份的鐵礦石運量的統計數據還沒有出爐。但不難看出的是,鐵礦石運輸對BDI指數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反過來,運價的上漲也導致鐵礦石現貨價格上漲。
商報記者從“我的鋼鐵”網了解到,截至上周末,中國從印度進口的63.5%的印粉到岸價報價為90美元/噸至100美元/噸,這是自8月中旬以來首次恢復到每噸100美元水平。而63.5%澳粉長協價格(加上海運費)到岸價為76美元/噸。這意味著目前現貨鐵礦石價格已經高于長協價格大約27%。
不利新一輪鐵礦石談判
對于海運價格和鐵礦石價格的雙雙上漲,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礦業三巨頭為即將在本月正式展開的進口鐵礦石談判提前布局。
由于中國的鋼鐵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正在進一步整頓國內鋼鐵業的混亂局面,淘汰落后產能,推進并購重組,因此中鋼協此前表示鐵礦石必將供過于求,新一年度鐵礦石價格應當下降而不是上漲。但是,力拓等三大礦商則早早拋出言論稱2010年鐵礦石價格將比2008年的基準價上漲30%。
目前現貨價格大幅度上漲顯然正在削弱中方的談判優勢。力拓鐵礦石部門CEO近日表示,中國現貨價格已經高出2008年基準價格27%,這一事實將成為2010年談判的基礎。這個信號再度印證了早前有關三大巨頭要求鐵礦石談判漲價30%的說法。此外,力拓和必和必拓昨天還表示有望在12月5日簽署建立鐵礦石合資公司的協議,2010年開始運營這一合資公司,這無疑對中方也是利空消息。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后期鋼材市場價格將最終影響談判,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國內鋼材市場整體仍處于供過于求的局面,價格一旦繼續下跌,勢必帶動企業限產減產,從而影響鐵礦石需求量。
作者:劉連英 來源:上海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