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6日重上2000點,收于2030點。就在BDI反彈的時候,上周干散貨和集裝箱市場的表現卻開始出現分化。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數據顯示,集運綜合指數雖然走勢基本穩定,然而對集運船公司盈利貢獻非常大的歐美航線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不僅原本預計增加的旺季附加費鮮有執行,歐洲部分航線還出現了降價,出口退稅調整的影響初步顯現。
集運市場觀望態度加劇
上周,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整體貨量小幅回升。8月6日,上海航交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1213.08點;新版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1544.71點,較上周基本持平。但與此同時,原本預計的美線第二輪旺季附加費增加鮮有公司執行。
中海集運投資者關系部負責人范安告訴記者,原本美線預計在8月1日進行第二次調價,但目前已被延遲到15日,同時旺季附加費的增加幅度也從原來的400美金/FEU降到了100-200美元/FEU。范安表示,這是因為太平洋市場上的運力投放加快,目前各個公司的觀望態度較濃。
從上周美線的訂艙情況來看,由于美東航線的總體艙位少于美西航線,而需求又與美西相當,造成了美東航線艙位緊張,因此上海出口至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為4154美元/FEU,較上周上漲69美元/FEU;而上海出口至美西的運價則較上周持平。
歐洲航線出現降價
與此同時,歐洲航線部分運價也有小幅下跌。在7月中下旬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影響下,進入旺季的海運市場并沒有出現應有的貨量大增。
據上海航交所分析,歐洲航線的運輸需求延續了此前一周的良好態勢,多數航班滿艙出運。但是大部分的班輪公司為了保證船舶的裝載率,對航線運價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有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這一調整主要還是為了保證貨量和客戶的可持續性,因此有部分歐洲航線海運費甚至略有下跌。
范安也表示,歐洲航線運費下降只是個別港口的一些微調,比如新船下水有一些特價,但不會形成大規模的下降。另外他指出,歐洲航線運價“漲不動”的原因還在于7、8月份的集中交船,使得大部分運力都投放在歐洲航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航線到目前為止仍未執行往年7月增加的“旺季附加費”。在7月15日出口退稅政策執行調整的影響下,進入三季度傳統旺季的海運市場并沒有出現應有的貨量大增,后續市場需求是否能保持住如今的運價水平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BDI重上2000點
與集裝箱運輸的境況不同,BDI上周基本持續了此前的漲勢,雖然8月3日、4日兩天有小幅回調,但隨即被5、6日的漲幅補回,截至6日收于2030點,為近一個月來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
其中,尤以運輸鐵礦石為主的好望角型運費指數(BCI)上漲態勢明顯,6日收于2194點,周漲幅近14.2%。上海航交所分析指出,上周鐵礦石和煤炭貿易活動增多,支撐了市場的反彈。業內人士指出,目前BDI企穩的態勢基本明確,但隨著下半年新船的陸續投運,運力過剩問題仍是影響后續指數及運價水平的關鍵。
來源:國際船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