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最后一個公布日12月22日,波羅的海綜合運價指數BDI報收2094點,較1月3日上漲844點,漲幅67.52%。其中海岬型指數BCI上漲1763點,漲幅107.83%,巴拿馬型指數上漲471點,漲幅32.75%。
12月27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9.5%,增速較10月份明顯加快。不過需求端的疲軟態勢有所持續,近日五大國有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旨在助力企業節省貸款成本。距離中國春節還有一個月,鋼廠有望在新一年指標開始之際積極生產,接下來幾周鐵礦石需求存在增長可能。鐵礦石發運端,澳大利亞巴西均有小幅增長,總體穩定運行,四大礦山悉數完成年度目標。截至12月22日我國鐵礦石港口庫存量11,780萬噸,較去年同期偏低11.5%,仍有補庫空間。
煤炭方面,國際能源署(IEA)發布《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提到,發達經濟體的煤炭需求幾乎都將下降,其中歐盟和美國的煤炭需求預計將創紀錄地下降20%左右。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的增量將抵消這部分減少,推動全球煤炭需求小幅增長1.4%,達到85.4億噸左右,創下新紀錄。煤炭市場重心正逐漸向亞洲轉移,到2026年,中國和印度預計將占全球煤炭消費量的70%以上
糧食方面,11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較去年同期增長108%,達到529萬噸。由于今年巴西大豆產量創紀錄,而美國巴拿馬運河和密西西比河的干旱減緩了出口,中國采購商大量購買來自巴西的大豆。玉米方面也是如此,自2022年11月海關總署更新巴西玉米出口商名錄,巴西玉米進口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以來,2023年1-11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玉米總量上升至880萬噸。其中11月,巴西超過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玉米供應國,向中國出口322萬噸玉米。
2023年以來,航運市場面臨來自經濟、政治領域的多重挑戰和機遇,但中國經濟強有力的韌性將為大宗商品市場帶來潛在增長動能。
本文由“浙江船舶交易市場”歸納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文中部分敘述或數據來自公開信息,如有不當之處,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