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船員市場的迅猛發展,中國船員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中國船員現狀如何?中國航海界怎樣應對這一世界性的挑戰?中國又如何才能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船員培養之路呢?
關鍵詞:船員 歷史及現狀 航海教育 管理及立法
1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航運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海運貨運量占全世界外貿商品的2/3,同時新船成交量居高不下,年訂船量超過4000萬載重噸,其中隨著世界旅游業的興盛,海上豪華郵船的數量不斷增加。國內航運市場同樣迅猛發展。
根據BIMCIO/ISF公布的《2000年世界海員市場供需情況報告》預測目前世界各航線對船員需求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世界高級船員的短缺將達4.6萬人。與此同時,目前國內內河持證船員滿足不了航運市場的需要,主要原因是隨著船舶噸位的增大,船舶對配員人數和證書等級要求提高。因此,世界航運對船員,尤其是高級船員的需求不僅數量是巨大的,而且這種需求是極為迫切和長期的。
在繁榮的航運市場背后,蘊藏著巨大的船員市場,中國船員作好準備分吃這塊“大蛋糕”了嗎?
2 中國海員歷史及現狀
2.1 中國船員的歷史
中國的海員這一職業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在公元前2世紀的秦朝已經有徐福東渡日本這樣的航?;顒恿耍?5世紀初葉,鄭和七下西洋是當時最大規模的航?;顒?。近代中國海員是在鴉片戰爭后,在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雙重壓迫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大多數是失去土地的農民與被大洋船排擠而失業的漁民和船工。自1861年美國在上海開辦旗昌輪船公司起到1919年,中國海員總數達15萬人。這時的中國海員雖然遍布世界,但都是低級船員,不能占據航海舞臺的重要位置。
2.2 中國海員隊伍現狀
2.2.1 數量少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航海事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通過開辦航海類高等院校,我國海員隊伍的數量也得到相當程度的擴充。到目前為止,我國擁有海員120萬,持有遠洋商船證書的船員15萬人左右,其中持有A類證書的遠洋船長近5000人,遠洋輪機長近5000人。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與我國13億人口的基數及我國所擁有的居世界第五位的商船隊來比較,船員數量就顯得十分稀少。同時,高級船員的數量與船員總數相比也十分不足。據交通部海事局統計,目前中國共有約15.2萬名持有有效海員證的遠洋船員,其中40%為高級船員,約6.2萬名。這還要包括持有有效證書但不在船工作的岸上管理人員及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
2.2.2 組成結構不合理,思想和業務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
在數量少的同時,海員隊伍構成也極不平衡,存在素質低下群體,一份對長江沿線幾個省海員的調查表明,70%以上的內河船員文化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下。此外有關數據也顯示,截止到2003年底,長江沿線共有三等以上持證船員94858人,其中三等船員占63992人,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數很少。
而高等航海院校在校生的思想素質現狀也令人擔憂。據對某航海院校駕駛專業的100名學生進行的專業心理問卷測試顯示,真正喜歡海員職業,愿意一輩子獻身大海的僅12人,感到過得去,干一段時間就轉行的有21人;不愿意從事海員職業的竟有61人,占61%。不僅如此,對遠洋船員的思想狀況調查的分析也表明,近年來,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船員的職業道德水準下降,不安心本職工作,責任心差,信奉拜金主義,講個人利益,看眼前利益的人員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在國際船員勞動力市場上普遍受歡迎的菲律賓船員,不但英語交流較好,而且更重要的是服務服從意識好,工作踏實。這也是為什么在國際外派船員勞務市場上中國船員只占6.2%,而菲律賓船員卻占28.1%的原因之一。
2.2.3 船員管理亟待改進
由于船員管理上的缺欠,導致了船員持假證上崗的現象出現。據調查,2005年第一季度張家港海事局已累計查獲假船員證近百本。同時,由于航運企業內船員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造成船員服務簿核準章隨意蓋,船員服務資歷隨便填寫等問題,有的船員根本就沒有服務資歷,就托關系在服務簿上填寫資歷,甚至發現私自偽造印章確認自己填寫的服務資歷,以達到騙取適任證書的目的。更有甚者,有的航運企業船舶因配員不齊,在進出港簽證申報時,就租用他人適任證書充數。這些現象的產生嚴重擾亂了航運市場和秩序,威脅航行安全。海事部門也曾多次加大打擊整治力度,為什么又屢禁不止呢?其根本原因還是船員數量少,素質構成參差不齊,對船員市場的管理體制不健全造成的。
3 出路在何方
3.1 加強航海教育,培養大量高素質的后備人才隊伍
早期的海運,航海技術比較落后,航運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行業。隨著船舶的現代化與大型化,整個航運業發展成為知識、資金與技術密集型的以船舶、船員為中心的行業,對船員的知識和素質的要求更是不斷提高,船員的任用資格已由單純的技術素質向集技術、管理、經營、法律為一體的集合型素質轉變。在已發生的海事中,許多事故都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加強船員素質教育,加重船員的職業責任和愛崗敬業精神的教育是我國船員市場發展的百年大計,重中之重。
同時,我們也應該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加強高等航海教育的同時,擴大低級船員的培養。STCW78/95公約規定高級船員職業培養,時間不得少于高中后3年,而對普通船員的培訓要求相對簡單,根據《2000年中國航運發展報告》提供的數據,中國目前共有5所高等航海院校,6所高等航海職業技術院校,22所中等航海職業技術學校、航運學校,每年可培養中專以上學生近4000人,可見我國在利用勞動資源豐富的優勢,擴大各種勞務市場,尤其是在世界船員勞務市場中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3.2 加快船員管理現代化的步伐,完善船員立法
船員管理問題在航運業向現代化、規?;l展的今天顯現的尤為突出。在老的船員管理體制下,各有關單位是作為相互封閉的信息單元出現的。船員考試與發證機關只負責發放船員適任證書,對于船員以后的動向缺乏監督管理。而船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又常在船員資歷方面隱瞞事實?;谶@種現狀,交互式透明的船員管理系統的建立更顯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新體制不應該是一站式的管理服務,而應該通過建立船員檔案和電子信息管理系統的全方位跟蹤式的管理。
加強船員立法的科學性和完整性,提高立法質量,逐步形成船員法規體系,是加強船員管理的重要基礎。早在“十五”期間我國就已把建立健全《船員法》作為發展我國航運業的重點之一。目前我國關于船員培養、船員市場和船員雇傭等方面的立法,還僅限于一些行政法規以及《海商法》、《勞動法》中涉及的一小部分,這與我國現在船員隊伍的現狀是極不相適應的,也不利于船員市場的發展,這就勢必影響我國邁向世界航海強國的步伐。在這種形勢下應盡快出臺《船員法》等一批規范航運市場的重要法律法規,完善執法監督體系,減少宏觀隨意性的干擾,提高整個行業的遵紀守法意識。
4 結語
中國海員的歷史是輝煌的,在新的世紀所取得的成績也是舉世矚目的。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應該看到世界航運市場對高素質船員的需求量不斷攀升,擴大船員培養和教育機構,改善培養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船員管理系統和調整船員市場的法律體系是我國船員在滿足本國需要的同時走出國門的根本出路。
參考文獻
[1] 姜園華,陳婷.論中國航海教育的國際化趨勢及對策[J].交通高教研究,2003,(5):24-25.
[2] 趙在理.論2004年適任考試規則下的輪機教學模式[J].大學時代,2005,(6):57-60.
作者:盧峰峰 來源:天津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