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呼一片!近日,作為全球經濟活躍程度風向標的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費指數(BDI)繼續下行,跌破700點,又創一歷史新低。
受金融海嘯沖擊,中國航運業在經過5年的高位運行后,近兩個月內成自由落體的態勢直線下滑,因為貨源不足,幾乎70%以上船舶營運率大幅下降,其中近30%的船舶處于停航或半停航狀態,一些航運企業發出了“救救航運市場”的呼聲。
面對航運寒冬,業內各企業在逆境中能否獨善其身?這一問題自然成了航運界最為棘手的問題。
貨源萎縮航運市場陰霾籠罩
通常,第四季度都是傳統干散貨運輸的旺季,所有港口的橋吊都應該是滿負荷作業的狀態。寧波市交通運輸協會航運委員會秘書長、寧波海運集團有關負責人高學透露,目前該市航運企業中,幾乎70%以上營運船舶受到沖擊,其中約有30%的船舶正處于停運或半停運狀態。上港集團總裁陳戌源日前也透露,上海港1至9月份對美的集裝箱出口減少了7.8%;今年很可能完不成年初制定的3000萬箱目標。
貨源萎縮的必然結果,就是運價的“跌跌”不休。據調查,去年從巴西運送鐵礦石到中國約為90美元/天,現在只有12美元/天,多數船東處于虧損狀態。
此外,作為海運產業鏈上游的造船業也同樣步入寒冬。“10月份之前,很多運輸船隊找到造船廠,求爺爺告奶奶地讓他們抓緊把船造好,好趕緊營運,結果不到兩星期,臉色立即就變了。”一位船廠的老板說,現在很多船主都找借口拖延收船日期,對新造船故意挑毛病要求整改,以拖延交船時間;寧愿交違約金撤單的也有不少。
素有世界經濟晴雨表的航運業因此深受重創。
適者生存企業遭遇“洗牌”困境
危機之下,航運企業正在遭遇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浪淘沙的過程,大型航運公司尚能應對,小型航運公司財只能關的關、停的停,在瀕臨破產的邊緣徘徊。業內人士揩出,一個集裝箱從深圳到歐洲,以前運贊是1500美元,現在只有400美元,這種運價對行業的傷害很大。
由于市場運價太低,已有部分航運商封存船舶。據統計,全球有800艘海岬型船,已有180條無貨可運而停航。根據中留物流資訊網的資料,國內沿海散貨運輸形勢同樣不容樂觀,一些遠洋船舶被迫回到沿海運輸市場,使沿海運輸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如果繼續維持這一運價水平,一些沒有長期合約的中小航運企業將面臨大面積虧損。
據舟山正和船廠總經理助理胡成年介紹:“今年下半年,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運業不斷衰落,船廠的生意差了很多,小型船廠資金不充裕,需要不斷有新訂單補充資金鏈,加上技術落后、造船模式單一,存在不少風險。”從目前情況看,受沖擊最大的是那些規模較小、沒有固定貨源的單船企業或運力在3000至5000噸的小船。
另外,由于需求萎靡,且運費僅能彌補變動成本,為減少開支,船東封船的情況也已十分普遍。業內人士指出,已有不少船東就地解散船員,讓船舶在外錨地拋錨,僅留一兩個人看守。
而中國的一些大型航運公司則樂觀一些。全球500強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表示,“面對風險,我有準備我不怕,但是眾多的中小航運企業如果儲備不足、戰略失誤,可能很難面對這次危機?!?o:p>
寧波市港航管理局運輸科副科長徐利民分析說,根據市場規律,當運力過剩時,企業必然會經歷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優勝劣汰,出現新的格局,使產業結構更趨于科學、合理?!?o:p>
企業抱團取暖政府適當供暖
徐利民表示,“盡管市場預期悲觀,但仍有希望之聲。我們不能僅著眼眼前,必須看得更長遠一些。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未必不是一件痛苦的好事。”面對著當前急轉直下的航運市場形勢,對于大多數航運企業來說,唯一的出路或許就是摒棄惡性競爭,抱團取暖共克時艱。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日前表示,在行業調整期,政府支持企業間“抱團取暖”,鼓勵有實力的航運企業實施強強聯合?!霸趦瀯莼パa、互惠共贏的原則下,務實地調整船隊結構、優化航線布局、開展合作經營、提高運輸效率?!?o:p>
寧波港集團總裁吳金坤分析認為:冬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抱團取暖,相互幫助,優勢互補有利于我們抗拒危機,減少對我們港口的影響。
政府方面,除了積極鼓勵企業互相“抱團取暖”、共同應對當前航運業的寒冬之外,也正在試圖解決中小航運企業貸款難問題。目前,浙江省交通廳、浙江省港航管理局聯合省銀行辦、省銀監局組織該省30多家銀行以及近70家有代表性的中小航運企業舉行“銀企合作洽談會”,幫助中小航運企業渡過難關,青島市也已出臺了扶持的優惠政策,鼓勵制造業物流外包,重點扶植第三方物流,鼓勵航運業做大做強,這些措施的推進都將給航運界的寒冬注入一股暖流。
信息來源:海運情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