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基本上是在3000點之下小幅變動,周一(10日)報2689點,至周三時跌至2612點,凈跌77點,到周五最后一個工作日,又反彈至2752點。整個一周五個工作日,凈升63點,升幅2.34%,扭轉了自7月30日以來的下行走勢。經紀商表示,市場開始有預定少量船只運送貨物,特別是海岬型船只,這對運費上升有一定幫助。倫敦老牌經紀行ICAP船務負責干散貨研究主管SLAVOV則是這樣看法,“我不認為這是一次明顯的反彈,因基調趨向好的一面并未有改變?!盉DI 6月3日觸及8個月以來高點的4291點,此后走勢一直滑落。
三組典型船型表現,海岬型(BCI)上周五報4708點,比周一升了357點,升幅8.2%,現貨日租金收47919美元(下同),與周一相比,升3701元,升幅8.4%。巴拿馬型(BPI)現貨日租金周五報19213元,與周一相比,反跌781元,跌幅近4%。指數周五報2391點,與周一相比,跌98點,跌幅4%。超級靈便型(BSI)周五報1709點,相比之下,跌了76點,跌幅4.26%?,F貨日租金周五報17875元,相比亦跌788元,跌幅4.2%。
數月內可能大跌或大升
投資銀行Dahlman Rose上周在一份報告中對BDI市場有此分析,預計市場依然會波動,但相信干散貨市場已經準備好迎接未來數月,將可能出現的大跌或大升態勢。分析報告還提到一個老生常談問題,未來數個月新船只增加,將損及市場,擔憂會繼續升溫,盡管有跡象顯示船只被取消或延遲。
相反,以奧斯陸為基地的挪威船務分析機構Lorentzen & Stemoco在13日向客戶發出的一封航運日志中,談到了海岬型船遠程運礦,巴西線與澳洲線之比較,消費對象始終離不開中國市場。分析員漢斯廷(Hausteen)認為澳洲力拓“間諜門”事件,令中澳兩國關系緊張后,反而對巴西礦石出口去中國出現傾斜,若以海岬型噸英里的長途運輸,最終令巴西鐵礦出口受益。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份,中國從澳洲進口礦石占礦石總進口量的43%,巴西只占22%,淡水河谷公司是巴西最主要供貨商。若以噸英里來考慮航程長短由船只承運的貨物,本季度租用典型海岬型船只的現貨日租金是43706美元,同比已下跌40%。
該機構暗示只要中國多從巴西進口礦石的話,以此航程所需運力和船舶數量,必然會進一步掀起另一輪海岬型船運費的上升。真正結果是否如此,大家拭目以待。
但遠程運費協議(FFA)第四季趨跌,不被看好,似乎大家對期貨市場看淡。據奧斯陸海事交易所(Imarex)公布10-12月份FFA,海岬型日租金在36750元,貿易商預計到今年年底前FFA會跌19%。而巴拿馬型日租金在17625元,至年底前會跌16%。
港口資產是和黃搖錢樹
和黃集團上周4公布中期業績,本欄目想談一談該集團第一核心產業的港口表現得失。整體而言表現不理想,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衰退,貿易不振,貨量不足,貿易鏈上的失衡無可避免地影響到港口收入,上半年營業收入報156.56億港元(下同),同比已跌21%;除稅息前溢利只得44.87億元,同比急跌34.53%;總吞吐量是3030萬箱,同比跌7.6%;毛利率在28.66%。若以營業額來計標箱收入,每箱是516.7元,同比跌9.2%;若以稅息前利潤來計每標箱只有148元,同比明顯跌29.2%。
彭博社報道,和黃港口今次中期盈利跌幅,是8年以來僅見,甚至引用香港的瑞士信貸集團分析師的評價:和黃港口上半年表現非常糟糕,希望下半年會轉好。通訊社更進一步披露,和黃港口上半年全球投資港口表現均欠佳,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港口營運溢利跌24%、歐洲港口跌40%、亞洲不包括中國內地與香港在內的其它港口跌22%。
翻查多年的紀錄,和黃港口以年計每標箱獲利最差一年是2003年,當時只有183元,半年均分在91元,因此,今年上半年每標箱獲利148元,已經算是中規中矩。
和黃港口在25個國家與地區投資港口,300個泊位分布在49個港口。而港口資產的營運溢利占和黃集團總營運溢利的四分之一,超過房地產排項目之首,是典型的搖錢樹。即使沒有具體的區域港口的收入與盈利細數,但以港口裝卸作業和貨量處理能力,中國內地、香港和多個樞紐港的產量與收入,是支撐和黃港口總收入與盈利的保證。和黃港口今年上半年表現尚且如此,即將公布的九龍倉中期業績,其港口與運輸反映在MTL碼頭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