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選舉塵埃落定之際,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似乎已經蓄勢待發,迎來了一個潛在的繁榮期。Watson Farley & Williams律所新加坡負責人Sumeet Malhotra日前表示,選舉結果為市場注入了確定性,大宗商品需求可能大幅增強,市場反應依然積極。
Malhotra表示,在政治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大宗商品市場未來幾年將呈現強勁的增長勢頭。貿易、采礦和能源公司早已著手投資基礎設施,以迎接這個將持續若干年的“商品牛市”。選舉的結果使市場信心顯著提升,尤其是美國在政策上的連續性帶來了市場確定性。Malhotra認為,即將到來的大宗商品牛市至少會持續到現任總統任期結束。如果四年后共和黨繼續執政,這波商品行情將會繼續延續,甚至可能持續十年。
Malhotra指出,隨著全球市場開始反彈,大宗商品的價格在未來幾年可能會顯著上漲。業內一大部分人對共和黨的偏好,可能是因為該黨支持放松市場管制,減少政府干預,這正符合商品市場的需求。
Malhotra表示,大宗商品交易商對行業的周期性非常清晰,“他們知道現在的好日子已經到了,但不會長久,所以他們會想盡快、盡可能地利用這個機會。”他預計,這種周期性行情會對航運產生連鎖反應,,預計將對干散貨運輸產生積極影響,甚至可能帶動油輪需求。
在全球范圍內,稀土和基礎金屬需求的增長將顯著受益于儲能技術的成熟。稀土和基礎金屬作為電池存儲領域的關鍵原材料,將在新一輪的技術革新中受益。然而,Malhotra指出,如果是民主黨獲勝,加大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投資的力度或許會加速這些材料的需求增長。但共和黨上臺的結果意味著對傳統能源的支持較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短期內可能會遇到一些阻力。
Malhotra坦言,共和黨政府并不熱衷于推廣可再生能源,且也沒有意愿去嚴格監管大宗商品中的“問題領域”。因此,即便煤炭行業長期以來被視為“夕陽產業”,在短期內卻可能因為政策放松而得到喘息的機會。
盡管共和黨對貿易持寬松態度,但潛在的中美關稅戰依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Malhotra透露,特朗普有可能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高達20%的關稅,甚至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征收60%至100%的附加關稅。這樣的舉措無疑會進一步推高美國國內物價,加重消費者負擔。他指出,這樣的關稅戰將推高消費者價格,違背了特朗普“讓美國消費者享受低價商品”的承諾。鑒于美國已將大部分制造業外包至中國,這樣的政策風險顯而易見,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盡管選舉結果帶來短期的市場穩定,但Malhotra也警告稱,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仍將對大宗商品市場帶來沖擊。若美國變得更加“內向”,并逐步退出全球“警察”的角色,那么區域性沖突可能會日益頻繁。而在一個高度互聯的世界中,任何區域沖突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連鎖反應,這勢必引發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
此外,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這一趨勢可能給航運業帶來更多挑戰。Malhotra指出,目前的政府對氣候變化影響不甚重視,因此極端天氣事件將可能導致港口關閉、船只停運等不可控風險。這種氣候相關的干擾也為航運市場未來增加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