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倫敦1月18日消息,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的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一下跌,市場交投清淡,但中國和澳大利亞的港口擁塞程度上升令跌勢受限。
主要港口的排隊現象加劇令大型海岬型船只可租賃數量縮減,幫助維持該型船只運費的活躍性。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一下跌0.12%,或4點,至3,295點。
該指數為用以衡量初級商品如鐵礦石、水泥、煤炭、化肥及農產品等運價的一個主要指標。
分析師預期,與2009年一樣,預期今年海岬型運船將主導市場交易。
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 (Baltic Capesize Index)周一上漲0.82%;海岬型船平均收入增加至42,632美元。
Y咨詢及研究主管Derek Langston稱,“港口擁塞問題為運費提供支撐--這一其中一個因素?!?
過去兩個月,中國經歷了罕見的嚴寒天氣,這令電力供應變得緊張并令發電廠的煤炭庫存降至非常低的危險水平,導致煤炭需求驟增。
周一有消息稱,中國12月煤炭進口跳增至1638萬噸的月度紀錄,較11月增長29.5%。
Lorentzen Stemoco在一份報告中稱,“本月初的嚴寒天氣推動煤炭需求。中國的煤炭需求尤其強勁,因部分地區的庫存下降?!?
Y的Langston稱,截至上周末,在中國沿海排隊的海岬型船只數量預計為61艘。巴西排隊船只為27艘,澳大利亞東西海岸有61艘,共計149艘。
Langston稱,10月末個港口排隊船只共計98艘。
巴克萊資本的分析師Amrita Sen在報告中稱,“由于港口擴建及鐵路投資缺乏,2010年的船只排隊現象將加劇。”
澳大利亞礦區至港口的鐵路狀況不佳導致該國港口擁塞。
分析師及經紀商預期,今年該運價指數走勢將如2009年一般保持不穩定,因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波動,鐵礦石為制造鋼鐵的主要原材料。
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Baltic's panamax index)周一下滑1.79%,為連續第五日下滑。
分析師稱,全球現貨需求仍強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領導人周一警告稱,如果發達國家過早的結束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戰略活動,這些國家可能再次面臨經濟衰退。
分析師表示,由于市場對新船數量增加將損及今年的市場有所擔憂,令運費承壓,盡管有跡象表明部分船只建造被取消或推遲。
來源:文華財經